生豬屠宰—燙毛工藝詳解
發布時間:2015-03-25 15:24:04 點擊量:8733
燙毛工藝
生豬在刺殺放血后,在進行脫毛之前必須先燙毛。燙毛是有效清除豬體體表鬃毛的前提,燙毛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后期脫毛效果,同時也是屠宰加工中衡量交叉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環節。對屠體來說燙毛是一個加熱升溫的過程,這一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豬體溫上升,從而促進PSE肉的形成,影響肉品的質量。不同的燙毛工藝對肉品微生物污染程度有不同的影響。燙毛工藝和設備性能關系到整個屠宰加工質量,并最終影響到肉品安全。
燙毛溫度一般要保持在(60±2)℃之間,浸燙時間4-6分鐘最宜。浸燙水溫和時間對脫毛及肉品質量有較大的影響。豬的皮膚及其附著物,主要由膠原蛋白組成,在70℃以上時,蛋白質發生變性,毛孔收縮,增加脫毛難度,如果浸燙時間再長,則豬屠體體表發黃,皮層發粘,更難于脫毛,俗稱“燙老”。由于浸燙不好,以致脫毛不干凈、刮斷毛根或“燙熟”,不僅不利于后續加工,而且影響到豬肉的衛生質量和外觀。因此,必須掌握好水的溫度和浸燙時間,并根據季節、品種和豬的大小等情況適時調控好。





